找到相关内容894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三辑(1)

    闭关是为了了脱生死,以前师父闭关也为了了脱生死,现在了脱生死,对师父来讲已经没什么兴趣,那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死可以穷尽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不是私自的行为吗?了...,不闻善语,四方求法,精勤不懈,了不能得。尔时,魔变作婆罗门而语之言:‘我有佛所说一偈,汝能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以与汝。’乐法即时念:‘我世世丧身无数,不得。’即剥皮,曝...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2470227.html
  •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五辑

    闭关也为了了脱生死,现在了脱生死,对师父来讲已经没什么兴趣,那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死可以穷尽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不是私自的行为吗?了生脱死不管有没有办法达成,毕竟...不受,净施则受,知量知足。寤起轻,能行二施,忍辱除邪。论议不满,言语甚少。谦恪恭敬,上中下座。善师、善知识,常亲近随顺。饮食知节,不著欲味。乐独静处,若苦若乐,心忍不动。无怨无竞,不喜斗讼。如是等...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2770231.html
  •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六辑

    闭关也为了了脱生死,现在了脱生死,对师父来讲已经没什么兴趣,那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死可以穷尽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不是私自的行为吗?了生脱死不管有没有办法达成,毕竟...无上佛道,但那必须经过长时间,乃至累劫多生的锤炼始能克尽其功,如一意求速,或贪取神通、名利时,最容易造成妄念纷起,或神经紧绷、精神亢奋,未蒙其,反受其害。  正确的坐禅,应经由教师指导修学,在一种安祥...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2870232.html
  • 如何信佛、学佛才能富贵吉祥

    菩提心,将永远是私自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大乘修行人。如果锻炼一段时间(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多少会修出些菩提心来。发菩提心不仅要靠锻炼,还须其它助缘,如听闻菩提心的功德、闻思相关的大乘经典、尽量地...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后当得佛,何况富。如是人辈,事佛为真佛弟子;又复有人事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1770280.html
  • 菩提心影:释疑篇(二)

      民国立,与神治、天治回然不同。孙中山先生以《三民主义》,创立民国,而《三民主义》则具有自由、平等、博爱三义。然而中国非不自由,实(P122)过于自由;以过于自由故,遂造成越轨行为与私自,其误在...佛法真义的缘故。所谓“乘”者,系车的解释,小乘若小车,大乘若大车,小乘证自觉,求脱,和小车一样,足以而已;大乘则自觉觉他,重在给大众都得觉悟,若大车之容量也。乘有运有载的意义,盖以运载凡夫,抵达...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970428.html
  • 菩提心影:释疑篇(三)

    修身、齐家、治国,则平天下之愿望,犹如反掌。进而爱惜物命,戒杀放生,纵遇冤仇,亦应以德去感化。古云:“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人人悟观音之理,行观音之事,所谓灵感者,谁能超乎此?岂私自,事事为...以为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天字第一号的傻瓜。中国的历史只从五帝写起,已经是不完全,何况三皇,又何况三皇以前?试问上古结绳的时代,你怎样把它的历史一一结下来,你忘记了文房四宝,是始何时。何况世界之大,人口之多...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270429.html
  • 菩提心影:人生篇(二)

    存“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这种了的行为,常被佛斥为焦芽败种、私自的人物。是故学佛的人,须抱慈悲救世之心,行菩萨之道,普度众生,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如是修行,将来决定可以...。戒有三种:①“摄律仪戒”——摄十种波罗夷。②“摄善法戒”——摄八万四千法门。③“饶益有情戒”——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是等戒,无非令一切有情止恶修善,同时亦能利他。  (3)“忍辱”——忍有三种...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470431.html
  • 沈宗霖:〈生生、死死、生死:试论晚明士人面对生死的态度与方法〉

    当然,刘蕺山并不赞同“良知了生死”的说法,认为:  禅家以了生死为第一义,故私自是禅家主意,而留住灵明,不还造化,当是其身验,然看来只是弄精魂伎俩。吾儒之道,既云“万物皆备于我”,如何自私自利得?...思潮之转化。  以下,本文便欲处理晚明时期,王阳明后学王氏“致良知”之学所开出强调以“了生死”学说为底蕴的基本意涵。  根据牟宗三(1909-1995)先生的说法,先秦儒学当中,孔、孟、荀三人的思考...

    沈宗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5870753.html
  •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净空法师访谈录

    一种预言,是一种推测,有没有可能呢?我们冷静细细观察现在社会,观察人心,很有可能。   中国人非常聪明,这个是现在世界上都承认的,中国人私自,不团结,这也是他们看得很清楚的。一九八三年,我在纽约...这个意思很难懂,我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与利人的冲突。你起心动念是不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如果我们起心动念想到别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了。这要用什么方法达到呢?教育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4471427.html
  • 淨因法師:和諧社會,從心開始

    第七末那识念念不忘、执持第八阿赖耶识为我,私心因而产生。私自之心一旦占据主导地位,便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与行动。主观上,人们不愿看、不愿听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更不愿意接受对自己不利的东西。从这种意义... 1.1.人类文明,唯心所造    《华严经》云,“譬如工画师,不能知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

    淨因 (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3673201.html